肌肉真的有記憶嗎?


如果你很久沒騎腳踏車,又重新騎到腳踏車,一開始會有點生疏,但過不了多久,就能找回感覺。

如果你很久沒練琴,在短時間內會比那些完全沒接觸過樂器的人,更快速上手。

有些人把這種記憶稱為「肌肉記憶」,不過更準確的說,肌肉是沒有記憶的,它屬於大腦的一種記憶,我們稱——程序記憶。


大腦的四種記憶


在《大腦如何精準學習》一書中說到,人的記憶有分四種,分別是:


1·工作記憶( working memory ),也叫短期記憶。
比如查到一組電話號碼要臨時用一下,純粹就是一組沒什麼意義的數字,不會喚醒你的情緒波動,這就是工作記憶。這個信息會在你的前額葉皮質暫存一下,幾秒鐘之後就忘了。

2·情景記憶( episodic memory )。去白宮見特朗普,包括你每天在生活中經歷的事情、到過哪裡、和誰說過話,這些都是情境記憶。情景記憶總要經過海馬體,特點是那個情景越特別、越是調動了你的更多感官、最好還能產生情緒波動,記憶就越鮮明。比如你感到興奮,大腦會分泌多巴胺,多巴胺能夠加深神經元連接。情景記憶只錄制一次,如果印象不深事後不回憶,神經的連接就很弱,以後就會忘記。

3·語義記憶( Semantic memory ),可以叫知識記憶,是長期的記憶。晚上睡覺的時候,海馬體會把白天的一些情景記憶輸送到大腦皮質中,在那裡重新編碼,變成一個不容易忘記的知識。所以睡眠對學習非常重要。

4·程序記憶( Procedural memory ),也可以叫內隱記憶,它記住的不是什麼知識點,而是一段動作。比如練一段鋼琴彈奏、掌握了一組滑冰動作,或者流利背誦一首唐詩,這些都是程序記憶。程序記憶的形成可以不經過海馬體,它重點儲存在基底神經節( basal ganglia )。

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案例:
一個病人,大腦海馬體損壞了,什麼事情都記不住。
研究員每天跟他見面,他都要重新自我介紹,而研究員每天訓練這個病人對著鏡子倒著寫字。
因為他會忘記寫字這件事,但他倒著寫字的水平一直提高,以至於他每次都很驚訝,為什麼自己從來沒練過,上來就能寫得那麼好,這就是「程序記憶」的力量。


程序記憶如何工作


在 
Ted 這篇《如何練習任何事情》中說到,我們腦中有兩種神經組織,灰質和白質。灰質在腦中處理資訊,傳送訊息和感覺反應至神經細胞,而白質主要由脂肪組織和神經纖維組成。

要移動我們身體,資訊需要腦中灰質沿脊隨而下,經過一連串稱為軸突的神經纖維,最後傳至我們肌肉。

位於白質的軸突,被稱爲髓磷脂的脂肪物質(或稱髓鞘),而練習會使髓鞘改變。

可以想像髓鞘像電線絕緣表面,當我們重複次數越多,髓鞘就會越厚,讓電信號傳遞得更快,我們的動作也就越流利。


總結:


肌肉實際上並沒有記憶,有記憶的是大腦。

演奏樂器、騎腳踏車、滑冰,這些動作記憶我們稱之為「程序記憶」( Procedural memory ), 不需透過海馬體也能學會,隨著重複的次數越多,髓鞘也就越厚,反應也就越快。

那如何提高「程序記憶」的速度呢?上述影片給出三個解答:

1·遠離干擾物質,如手機、電腦,專心的工作。
2·一開始盡量把動作做得慢,因為如果你建立正確的姿勢,在慢慢加速後,就更有可能做得更正確。
3·在腦中想像。研究顯示,當身體動作已被建立,單憑想像,就能加深印象

希望大家在建立「程序記憶」的路上能夠越走越順~~~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