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椅子,蹦出青春


上週去聽了日本 NHK 交響樂團,最終留下印下的,不是他們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,也不是小提琴家黃俊文細膩的詮釋,而是一個在椅子上,蹦跳的大提琴老先生。

老先生頂著稀疏白髮,看起來六十幾,身體擺動幅度比後面的年輕團員來得大,與其說是身體擺動,不如說他的投入程度,超出我的認知。

明明是黃俊文演奏小提琴協奏曲,卻一直被他吸引目光。

看完整場演出,才知道,音樂其實無關年齡,而是全然的投入。因為投入,青春就會湧現,因為青春湧現,音樂才不死。

( NHK交響樂團演奏德佛札克第八號交響曲)

遠負盛名的NHK 交響樂團,曾與指揮帝王卡拉揚( Herbert von Karajan )有過合作,原本以為團員們會目光炯炯,氣勢非凡,沒想到當觀眾鼓掌,團員一一進場時,看到好幾位頂著灰白髮的先生女士,走路漫漫,有些詫異。

不過,下半場的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演奏畢,完全打散了疑慮。


聲部之間的凝聚、旋律轉移,主次間的退讓,誰也不搶誰功勞,該多的時候多,該少的時候就退一步,如棋盤交錯,絲絲分明。

而大提琴首席藤森亮一,大幅擺動的身體,不斷吸引我的目光。

只看影像,就能判斷誰是冠軍


對於演奏時大幅擺動身體,有些人覺得是展現熱情,也些人則是認為會影響音樂的呈
現。比如鋼琴家郎朗,是大家公認頂尖鋼琴家之一,但是他最常被詬病的,是他誇張的肢體語言,有人認為油膩,有人則認為是發自內心的表現。

到底演奏時,動作多是不是件好事?

有人做過這麼一個實驗。在受試者不知道比賽結果的情況下,讓他們對一場真實的鋼琴演奏比賽的三位選手的表現做判斷,猜一猜是哪位選手得了冠軍。

第一組受試者只聽聲音不看現場,他們接收的是最純粹的音樂 —— 結果準確率只有25%。你要知道這可是三選一,胡亂選都有33%的準確率,這個成績完全不及格。

第二組受試者則是只看圖像不聽聲音。這是非常極端的做法,別忘了這可是音樂比賽,結果這一組的準確率高達50%。實際比賽的評選專家,在既聽又看的情況下,也就是這個準確率。

第三組受試者邊聽邊看,判斷準確率還不如第二組。

難道一個以聲音為主的比賽,最後比的竟然是動作?

過多的動作,會偏離音樂的核心


另一邊,一些音樂家認為音樂中的音符才是最重要的,演奏中最重要的,是服務音樂,過多的肢體動作,只會影響音樂。


比如小提琴家祖克曼( Pinchas Zukerman )就公開批評現在的音樂比賽選手,說他們太多的動作,華而不實。

鋼琴家普雷特涅夫( Mikhail Pletnev )也有類似觀點,他說:「現在選手過於強調肢體動作,似乎用動作取代音樂的內涵及表現,這樣只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,且偏離音樂的核心價值。」

結語:


在聽音樂會時有一個細節,當大提琴聲部拉出旋律時,明顯看出首席藤森亮一動作最大,同時聲音也最大,為什麼明明坐在3樓這麼遠的位置,卻還聽得清楚他的聲音?

因為當他全情投入時,可以聽到他更感性些,也就是有些音會比其他團員更早一些或更晚一些進來。

或許音樂就是這樣,永遠在理性與感性間拔河,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
重點不是音樂多一些,或肢體多一些,而是我們需要感動的音樂。

而怎麼樣是感動的音樂?

全然的投入,那樣青春才會湧現,而青春湧現,音樂才不死。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