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開始喜歡馬勒,說明你來到成人的世界


高中的時候,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站在台上對台下的學生說:「年輕的時候,我喜歡貝多芬、拉赫曼尼諾夫;現在,我喜歡馬勒的音樂。」


那時候的我,在台下聽的一頭霧水,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。

不過,隨著時光的流逝,好像慢慢品出那段話的含義。

原來,貝多芬、拉赫曼尼諾夫,他們的音樂是一種走極端的黑白世界;而馬勒的音樂,是一種成人的灰度世界。


~01~
極端答案,黑白世界


每次聽貝多芬、拉赫曼尼諾夫音樂時,會有種爽感,就像電影院裡的動作片,影像與
聲音不斷撞擊著身體,血脈噴張。

貝多芬的音樂存在著英雄主義,彷彿憑藉一己之力,能夠拯救世界,就像電影裡的蜘蛛人與蝙蝠俠。


如果說貝多芬是鋼鐵的代表,那拉赫曼尼諾夫就是他的反面,柔情代言人。
他把感性發揮到極致,有時候,甚至是一種濫情,像極了電影裡的愛情片,眼中只有彼此,兩人就是全世界。

小的時候的我特別單純,認為這個世界很簡單,要麼對與錯,要麼善與惡,要麼好人與壞人。

你看,這像不像貝多芬與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,給你一個答案,一個極端的答案,分別站在天秤的兩端,黑與白的世界。

然而,當我長大後才發現,真實世界完全不是這樣。


~02~
馬勒的難題


以前聽馬勒音樂時,覺得灰濛濛的一片,曲子還特別長,很難聽懂。

後來看了馬勒傳記才知道,一切是有原因的。

1910  8  26 日,馬勒去找佛洛伊德做了一個秘密的心理分析會談。

他說馬勒的症狀是強迫性神經官能症。說白了就是會失眠、精神衰弱、壓力大的一種表現,是一種神經疾病。


今天,我們對夢境、潛意識、原生家庭等心理學概念已經可以接受。不過在當時,佛洛伊德的著作《夢的解析》才剛剛問世,震驚了所有人。

他說馬勒的作品裡反映出他小時候的經歷,充滿生死、矛盾與衝突。


~03~
馬勒的灰

( Mahler : Symphony No.1 )

這首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,改編自兒歌「兩隻老虎」,不過馬勒把它從大調轉為小調,呈現一種詭異的狀態。

當時的觀眾聽完極為害怕,兒歌怎麼能結合葬禮呢,但事實是,這就是馬勒的經歷。

馬勒的母親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,導致遺傳性脊髓炎,使得生出來的子女接二連三夭折。

馬勒曾經有 14 個兄弟姊妹,最後只有半數活下。也因爲母親的柔弱,時常遭到父親的暴打。

可以說,馬勒的童年充滿爭吵、尖叫與死亡。

儘管面對衝突,馬勒還是以幾近完美的工作能力,從一個鄉村歌劇院的指揮指到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指揮,憑一己之力走到指揮界的最高殿堂。

不過,擁有猶太人血統的馬勒,最後還是不敵反猶太主義的攻擊。因為受不了世人的砲轟,馬勒在 1907 年辭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職務,轉身投向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的擁抱。

馬勒曾說過,自己是「三重無國籍人」。奧地利人說我出生在波希米亞,德國人說我是奧地利人,世界上的其他人說我是猶太人。不管哪個地方,都勉強收容了我,卻沒有一個地方真正歡迎我。


~04~
婚姻中的第三者


面對一個個親人逝去,世人的謾罵,馬勒都熬過來了。

終於,在 1910 年時,一封標錯名字的信讓馬勒崩蹋了。

一封原本要給馬勒妻子艾瑪( Alma )的信,卻意外到了馬勒手上。

寄件人是建築師葛羅佩斯( Walter Gropius ),他和艾瑪在這幾年間早已會面多次,葛羅佩斯更是對艾瑪產生濃濃的愛意,信裡不僅表達對女方肉體的渴望和性愛描述,還說「沒有妳,我活不下去······。」

這個第三者,徹底把馬勒壓碎,他不知道該怎麼辦,只好尋求當時還不是很正統的心理分析,佛洛伊德的建議。

據說,佛洛依德給了他一些意見。可惜,上天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去彌補,一年後馬勒因病逝世於維也納,享年 50 歲。


結語:


貝多芬的鋼鐵、拉赫曼尼諾夫的柔情都在試圖給我們答案,一種極端的答案,一種小孩式的黑白世界。


而馬勒的音樂,像一個真實的世界,永遠探索著生死與矛盾,並不給我們一個標準答案。

像成人世界裡的的灰色地帶,你以為的好人,可能是別人眼裡的壞人;你以為的善,可能是別人的惡,沒有完全的對與錯,沒有完全的是與否。

如果你開始喜歡馬勒了,那恭喜你進入成人的世界~


#你可能想看: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