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音樂中展現攻擊性?

1

「很乖的拉琴學生」行為藝術




記得在日內瓦給我的大提琴老師 Ophelie Gaillard 上的第二堂課,就被她狠狠的罵了一頓······。



那天,天空很藍,陽光灑進教室,讓冬天的溫度不那麼難熬,而我拉著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第一樂。

拉完後,老師嚴肅地看著我說:「育宸,你好像在拉一個塑膠琴一樣,一點生命力、活力都沒有(接著走到窗戶旁,並指著窗外說),我現在隨便找一個路人來,都有你現在的水平······。」



程度不好可以理解,但沒有生命力是什麼意思?



後來才意識到,原來我只是在扮演一個「很乖的拉琴學生行為藝術」,而「很乖」在音樂表現上,基本等同於無聊、沒有魅力。



那為什麼我會扮演一個很乖的拉琴學生?



回想起小時候,父母常對我說你不應該做這個、不應該做那個,你要聽話;

而在學校方面,老師好像一直在對我說,「你不應該那樣演奏,你應該要這樣這樣拉」。



漸漸的,我好像越來越不敢表達,覺得怎麼演奏都是錯的······。



心理學家說,在我們成長過程中,很多創傷來自養育者的「不允許」:不許亂跑,不許弄壞東西,不許打架,不許違反大人的意志,被要求做一個「乖孩子」,一個讓大人省心的「好」孩子。



但在這種「好」和「乖」的要求下,我們也慢慢喪失自發和原創性。





2

攻擊性是不好的嗎?


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,「攻擊性」是一個正面詞還是負面詞?



可能很多人一聽到「攻擊性」,就會閃過鬥毆、戰爭場景,覺得它一個負面詞彙、不好的特性以及最好不要有的情緒,但真的是這樣嗎?



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:攻擊性=活力(activity)與動力(motility)



他說,當嬰兒還在母親肚子裡時,會拳打腳踢,這就是孩子最初攻擊性的呈現。

此時的攻擊性無好無壞、無善無惡,是一種「生命力的呈現」。



接著,孩子出生後,用嘴去吸吮乳房,用手去抓東西,用腳去踢東西等,這些也都是孩子原初的攻擊性。



在長大一點後,孩子會爬會講話了,開始有力量去做更多的事,比如:亂仍玩具、把媽媽的書扯了,面對不願意的東西會說「不」了。



心裡學家武志紅說:

攻擊性是人類的一個本性,剝離攻擊性的人,也剝離了自己的本性;

具有攻擊性的人,是真實的,因此更有魅力。

涉及到人類本性時,如果你把它視為是好的且坦蕩去追求,就會有一種感染力、魅力;如果你將它視為壞的,但忍不住要去追求時,那就會有一股猥瑣的感覺。



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:2018年的聖誕節,趁著瑞士學校放假回台灣休息,一次下樓,在電梯裡遇見樓下好久不見的鄰居弟弟,這時他已經上大學,在電梯里我們互相打招呼,到一樓時,我按著電梯門請他先出去,弟弟出去後對我說「謝謝」,同時還微微鞠躬,而且臉上浮出一種很不好意思的表情。



我心裡很是詫異,因為印象中他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弟弟,沒想到才經過幾年,變成另一個人似的,原本的活力好像都消失了。





3

抱持性環境




「抱持性環境」是溫尼科特提出的術語。

溫尼科特認為,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境,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認可,當孩子受到挫折時,提供支持。這樣的抱持性環境,形成了高自我的穩定性。



溫尼科特說:

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,以滋養出這種感覺;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。



另外,精神分析有一個說法:兒童需要獲得母親或客體可以在它發出攻擊性後而得以幸存的感覺。



什麼意思?



嬰兒一開始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,會擔心自己一發出攻擊,母親乃至整個世界都會被摧毀。



如果母親能夠在嬰兒的攻擊下得以存活,那會讓嬰兒意識到母親不是自己的一部分,不在他的控制下,是他之外的另一個存在。

母親存活的意思是,母親既沒有死去,也沒有離開,同時也沒有報復懲罰他。



在現實世界中,或許有所謂得對或錯,但在藝術世界裡,美都是主觀的,沒有所謂好或壞,其實也就是溫尼克特所說的「抱持性環境」,所以絕對可以自由展現自己的想法(攻擊性)。





總結:




電影愛樂之城( la la land )中,有一句台詞特別讓我印象深刻,「people love what other people are passionate about.」(人們喜歡別人熱衷的事物)。



我的理解是,當某人投入到某件事情時,他的整個身體,從頭到腳都會散發出光芒,也就是溫尼科特所說的「生命力自然呈現」,這時會有種神奇的魅力吸引周遭的人。



現實生活中需要某些程度的「聽話」,或者說「守法」,但那不影響我們在音樂表現上的本能爆發。



我自己覺得,其實整個音樂世界,是能夠接住我們的攻擊性的~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