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問問大家三個問題:
1·聽完音樂會後,過幾天回想那場音樂會,通常記得的是上半場還是下半場的曲子居多?
2·逛宜家(IKEA)的時候,沒有捷徑能夠到達你想要的展區,就算只想買個燈泡,都要花上大把時間,走完整層樓;有時候還得去倉庫區,扛著重的要死的傢俱,但離開時我們卻很少有負面情緒,為什麼?
3·去迪士尼時,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排隊,但事後回想,卻是那些雲霄飛車、美麗煙火的難忘的回憶,為什麼?
峰終定律
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丹尼爾•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在2002年提出了一個概念,「峰終定律」(Peak-End Rule)。
他在研究中發現,人們對於一件事物的記憶好壞,取決於高峰和結束的感覺。
康納曼做了一個實驗,他讓兩組受試者戴上耳機,聽很大聲、令人不舒服的噪音。
兩組聽到的音量都一樣,不同的是,第一組聽完大聲的噪音就結束實驗,第二組還會再聽一段「比較弱的噪音」。
按常理推斷,第二組的人聽了更久的噪音,應該比第一組感覺更痛苦,但事後調查,願意繼續參加實驗的人,居然是第二組較多。
搞鬼的東西
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如果一段體驗在最高峰或結束時的感受是愉悅的,即使痛苦的總量大於快樂,你也會覺得整段體驗是好的。
回到一開始的問題:
1·以自己的經驗為例,當初聽鋼琴家王羽佳以及維也納愛樂的音樂會時,雖然整場音樂會都很棒,但只記得「高峰」王羽佳彈莫札特協奏曲時音色特別美,「終點」安口曲的神乎其技技巧。
2·逛宜家時,即使走了很多層樓,但看到「高峰」美麗展區,以及「終點」10元冰淇淋,就忘了剛剛的辛勞。
3·去迪時尼時,即使排了很長的隊伍,記憶中只記得那刺激的雲宵飛車(高峰),以及最後的煙火(終點)。
如何安排音樂會曲目
那到底如何利用峰終定律,讓音樂會給觀眾最大的滿足?
以我個人為例,在2017年日內瓦高等音樂院的第一次期末考,我的曲目有:
索利瑪:悲歌 ( Sollima : Lamentatio )
巴哈:大提琴無伴奏第二號( Bach : cello suite no.2 in D minor )
皮耶左拉:聖母瑪莉亞( Piazzolla : Ave Maria )
哈爾:薩奇變奏曲( Halffter : Sacher Variation )
史特拉文斯基:義大利組曲( Stravinsky : Suite Italienne )
那時候索利瑪的悲歌是老師覺得最好的,在糾結哪首能夠給觀眾帶來「高峰」,最後決定由聖母瑪莉亞放在上半場最後一首(高峰),索利瑪的悲歌放在下半場最後一首(終點),曲目順序變成:
哈爾:薩奇變奏曲( Halffter : Sacher Variation )
巴哈:大提琴無伴奏第二號( Bach : cello suite no.2 in D minor )
皮耶左拉:聖母瑪莉亞( Piazzolla : Ave Maria )
~中場休息~
史特拉文斯基:義大利組曲( Stravinsky : Suite Italienne )
索利瑪:悲歌 ( Sollima : Lamentatio )
那次考試是開放給觀眾入場的,結束時有幾個觀眾向我表示,很喜歡最後一首「索利瑪的悲歌」,而成績一出來,讓我大吃一驚,出乎意料的好,問評審評語時,他們都對我的索利瑪悲歌印象深刻。
總結:
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·康尼曼提出了「峰終定律」,說:人們對於一段事件的記憶好壞,取決於那段體驗的「高峰」和「結尾」。
所以,再安排音樂會曲目時,好好利用峰終定律,把自己覺得最好、或是別人覺得最好的放在中間以及最後,這樣即使中間有點小差錯,也能夠讓觀眾留有非常美好的聽覺饗宴~~~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