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蕭邦鋼琴大賽,你必須知道的 6 件事


現在進行的火熱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預選,你追了嗎?你知道當初為什麼要舉辦這個比賽嗎?

第一屆的時候,只有 26 位參賽者的小比賽,現在卻躍升為鋼琴界最高殿堂,中間經歷了什麼?


這次第 18 屆,為什麼大家如此關注?

如果你對蕭邦大賽感到好奇,這裡幫你梳理 6 件重要事件,讓你在欣賞直播的同時,對它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

第一,舉辦目的:因為有人說蕭邦的壞話


從火車上兩個學生的對話說起。


有一天,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創辦人祖拉夫瑞夫( Jerzy Żurawlew 1886-1980 )搭火車的時候,聽到後排有學生在討論音樂,於是他側耳傾聽。

一位學生說:「蕭邦的音樂無聊且過時,應該要把他從音樂會曲目和教學體系中移除。」另一位學生附和,說:「對呀,他的音樂甚至有害,而且使人精神衰弱。」(原文資料

對於從小在蕭邦音樂環境下長大的祖拉夫瑞夫,感到非常的痛心。那時候,剛剛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,波蘭的年輕人大多熱衷於戶外體育活動,生活態度輕浮。

這激起他舉辦比賽的想法。他認為,舉辦比賽不僅能發揚這位大師,在有獎金的情況下,能促使選手們更認真的練習,得獎的選手能夠有光明的未來。

所以,1927 年的第一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就這樣誕生了。

不過,第一屆的選手總共 26 位,分別來自 8 個不同的國家,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小比賽而已。可以說,離祖拉夫瑞夫的夢想藍圖還很遠。


第二,全部演奏蕭邦的作品


如果你有關注其他的大賽,比如說柴可夫斯基大賽,你會發現,他們可以彈巴哈的平均律、莫札特的奏鳴曲或李斯特的練習曲,決賽再選擇一首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。


也就是說,雖然他叫柴可夫斯基大賽,卻沒有全部彈他的作品。

而蕭邦大賽,從初賽到決賽,「只能」彈蕭邦本人的作品。

為什麼呢?或許跟蕭邦一生奉獻給鋼琴有關,蕭邦一生做了約 200 部作品,其中 85 %都給了鋼琴,所以,他有足夠多的曲目讓選手盡情發揮。

可能有人會問了,這樣不會很無聊嗎?整個比賽下來風格都差不多?

其實不會,蕭邦的作品非常全面,有挑戰技巧的練習曲、挑戰指尖下調色能力的夜曲,以及全方位的協奏曲。

再來,即使是同一首曲子,也可能出現截然相反的演繹,等下會講到第 10 屆的兩個選手,他們演奏是天秤的兩端,因此引發軒然大波的故事。


第三,比拼技術、對音樂的理解,以及心理素質


對於蕭邦大賽來說,選手技術、對音樂的理解固然重要,但走到最後,可能比拼的是心理素質。


你想想,通常能進到首輪比賽的選手,基本上都是小有名氣的鋼琴家,在他們的國家被看作天才,身上背了幾個比賽的冠軍頭銜。

而今天,到了一個金字塔最頂端的地方,可能在練習時,聽到隔壁的房間傳來一個比他更完美的聲音,這時候,如果是你會做何感想?

2010 年的冠軍阿芙蒂耶娃曾說過,對於選手來說,光是要走出那道門,就需要極大的勇氣。

在一個強敵環繞的地方,最後比拼的可能是選手的「心理素質」。


第四,獎金逐年提高


國際大賽評審 Michael Wladkowski 曾說過,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是最頂級的賽事,同級的還有柴可夫斯基大賽,以及伊莉莎白大賽。


第二級是范克萊本大賽、ARD 慕尼黑國際大賽 ,以及日內瓦鋼琴大賽。第三級有法國龍·提博大賽等等。

可能有人聽到「分級」這兩個字會不太舒服,不過你可以想成是一種世界認可程度。比如說曾宇謙,在拿下西班牙薩拉沙泰大賽第一名,以及新加坡國際小提琴大賽第一名時,仍繼續比賽,直到拿下柴可夫斯基第二名(第一名從缺)的時候,他才說,之後不會再比了。因為那已經是小提琴界最高殿堂。

在第一級的比賽中,第一名的獎金分別是:
  • 伊莉莎白:2.5 萬歐元,約 83 萬台幣
  • 柴可夫斯基:3 萬美金,約 85 萬台幣
  • 蕭邦大賽:4 萬歐元,約 120 萬台幣(上一屆是 3 萬歐元


第五,有史以來最大醜聞

第十屆的蕭邦大賽,產生了一位極大爭議的選手——波哥雷里奇( Ivo Pogorelić 1958- )。

在前面的賽段,大家都非常看好他,認為他極具個人魅力,沒想到,卻意外的在第三輪被淘汰。這可引發當時身為評審的阿格麗希( Martha Argerich )不滿,她認為他是一位天才,並退出評審團以示抗議。

那時候的其他評審認為,他的演奏太挑釁,具有侵略性,是一種反傳統的詮釋。

我們看下面這兩個影片,演奏的都是同一首蕭邦的前奏曲,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。

( Dang Thai Son )
( Pogorelic )

這首 No.24 是充滿力量的一首樂曲,當屆的第一名鄧泰山( Dang Thai Son, 1958- ),用的是一種太極式的掌拳,波哥雷里奇用的是拳擊式的重擊;前者是行走江湖的大俠,後者是伸張正義的蝙蝠俠。

事後,波哥雷里奇沒有獲得任何名次,卻獲得全世界的演奏邀約,鋒芒甚至蓋過其他得獎選手。


第六,參賽選手的趨勢


從第一屆來自
 8 個國家 26 位選手開始,每一次報名的選手都在增加,到今天第 18 屆打破了紀錄,53 個國家且超過 500 位的申請者。


評審從中選出 164 位進入預選輪( Preliminary Round ),裡面亞洲參賽者超過半數,而且,歐美的選手也以亞裔臉孔居多,或許說明,亞洲家庭較熱衷給予樂器學習現象。

之後的正式比賽,在十月舉行,共有四個階段。第一輪、第二輪、第三輪到最後的決賽。每一輪的選手都是砍半,最後,從決賽的 10 名選手中選出前六名進行頒獎。

特別要說的是,這次台灣選手有 9 位進入預選輪,比上一屆只有 2 位,可以說是表現亮眼。


結語:

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因國寶被批評而誕生,從一開始的 26 位參賽選手,到現在超過 500 位參賽者報名;原本參與的 8 個國家到 53 個,中間經歷了醜聞以及培育出那些炙手可熱的頂級鋼琴家。我想,祖拉夫瑞夫完成了他的夢想。

現在,蕭邦的音樂被很多人喜愛,甚至成為一些人的必需品。

對於蕭邦大賽,你有特別喜歡的選手嗎?


留言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