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哈大提琴無伴奏,從他說起

( 圖/ WFMT )

1890 年,一位男孩闖入二手樂譜店,翻到《巴哈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》。

他不知道這幾個字,對他來說意味什麼,但是,潘朵拉的寶盒,因此打開。

12 年後,他才敢在大眾面前,演奏一整組音樂;將近 50 年後,錄製完整六首組曲。

他,是傳奇大提琴家帕布羅·卡薩爾斯( Pablo Casals, 1876-1973 )。在大提琴上,有著極具瘋狂的創新及堅持。

或許,現在每位大提琴家演奏的《巴哈無伴奏》,都要從「他」說起。


只是練習曲


( 圖/ 
www.abc.net.au )

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,一首創作於 1720 年左右的《巴哈大提琴無伴奏》,為什麼直到 1900 年後,才慢慢被世人認同?

大提琴家華爾特·尤阿興( Walter Joachim, 1912-2001 ),說:「當我 15 歲,第一次聽到卡薩爾斯演奏《巴哈無伴奏》, 我崩潰了。我之前只把它當成練習曲來拉,一首一首分開拉,從來沒有一起演奏過。回到家後,我試圖模仿他的弓法、概念等等。我完全著迷了。」

沒錯,在卡薩爾斯之前,沒有人重視《巴哈大提琴無伴奏》,大多把它當成練習曲,或是在音樂會裡演奏一小首。

單一舞曲,像散文,六首組曲加起來,是一部曠世小說。

卡薩爾斯有什麼能耐,能把這部巨作,搬上舞台?


擴指、手臂自由、絕對音準


( 圖/ 
britannica )

如果你練習過《巴哈大提琴無伴奏》,會發現,它不是一般的困難。

大提琴家麥斯基,說:「這是我演奏過最難的曲子。」

不斷地輪弦、換把位,還有第六號組曲,原本是為五弦琴所做的曲子,難度可想而知。

《白鳥之歌》裡,卡薩爾斯有一段描述:「在巴賽隆納求學時,我開始對大提琴的一些技巧做出改變,雖然當時才 12 歲,但有些事情顯然不對勁。那時候學習大提琴,必須在右手臂下夾一本書,我覺得既笨拙又不自然,於是開始拋開書本,讓手臂自由。」

「我也覺得,左手技巧部分可以改善,那時候演奏大提琴,運指必須上下移動,我嘗試把手張開,擴大左手能按的範圍。我發現不必移動左手,就能演奏 4 個音,用舊方法只能演奏 3 個音。」

「我那時候已經非常注意音準了,這是當時音樂家不太在意的,而我的老師,孟納斯特里歐( Jesus de Monasterio )加強了此信念。」

現在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手指擴張、手臂自由伸展,以及對音準的要求,都是卡薩爾斯當年的付出。

如果沒有他的革新,或許《巴哈無伴奏》,不會聽起來那麼輝煌、有說服力。

和聲的隱喻


( 圖/ 
paucasals )

回到一開始的問題,為什麼《巴哈大提琴無伴奏》直到 1900 年後,才慢慢被世人認可?

一個理由,是那時候的人,認為它只是練習曲。另一個原因,是裡面藏著巨大的和聲隱喻,尚未被發現。

卡薩爾斯曾說過:「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理解巴哈,即使是發現巴哈的孟德爾頌和舒曼。它的每顆音都有意義、最深層的意義。」

《早安,巴哈先生》裡提到:「和聲是巴哈的強項,他在和聲上的極致表現,用複音音樂呈現,把兩條以上的音樂線條,編織在一起,創造更大的整體,但是,又保持各自獨立。」

「那麼,巴哈如何只用一把大提琴創造出和聲?透過『隱含的和聲』。不同音域的不同線條交替出現,讓聽者以為,同時聽到一條以上的旋律。」

也就是說,雖然大提琴不能像鋼琴一樣,同時奏出多顆音,但是透過快速輪弦的方式,產生龐大的和聲效果,創造出一個展新世界。

卡薩爾斯發現了《巴哈大提琴無伴奏》的意義,也從此改變,大提琴這項樂器的地位。


結語


( 圖/ paucasals )


《巴哈大提琴無伴奏》就像一座山,讓我們在攀登的過程中,體會到音樂的奧妙與樂趣。

而卡薩爾斯的努力,讓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到更遠的風景。

卡薩爾斯說過:「巴哈的音樂就像大自然,每天都在變化。你看一個東西是這樣,幾分鐘後,它又是另一個樣貌。所以,藝術是自然。」

或許,我們手中的《無伴奏》也還在變化,未完待續。



留言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