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主持人不斷用負面的話語,問女孩對於大提琴的態度。」
比如:
「已經彈到這個程度了,妳還是不喜歡大提琴嗎?」女孩:(點頭)。接著又問:「妳剛剛有刻意用不喜歡的情緒去拉它嗎?」女孩:「對。」
「已經彈到這個程度了,妳還是不喜歡大提琴嗎?」女孩:(點頭)。接著又問:「妳剛剛有刻意用不喜歡的情緒去拉它嗎?」女孩:「對。」
另一邊問:「最不開心的地方是哪裡?」女孩:「練習」。
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其中的關鍵字「不喜歡、最不開心」,都是以負面的方式引導。
你可能會問,這樣的問答不是很正常嗎?問她不喜歡有什麼不行?
小心自己說出來的話
黃執中在《說服課》中說到:「人往往都是事後找理由,比如,為什麼你選這瓶飲料?你拿的當下根本沒想那麼多,一問之後,才說,哦,因為好奇這款新品。」
女孩在被問負面問題後,只好開始在心裡找答案,「不喜歡大提琴、不喜歡練習」是她思索後的反應。
《影響力》一書作者羅伯特.席爾迪尼說到:「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的願望。」
也就是說,當女孩說出她的回答後,會開始鞏固並加強這個答案,因此更不喜歡做這件事。
在心理學界,也有著相同的解釋:人本質上是自戀的,為了表達自己是對的,即使講出來的話是錯的,也會強力辯解。
那麼該怎麼辦,是直接說「拉大提琴的時候,給我開心點」?還是乾脆不問問題?
1-10 分,你給自己打幾分?
1-10 分,你給自己打幾分?
比如:「一般來說,你在家的時候,想要去練習大提琴的程度,1-10分,10分是最想要,你覺得你大概是幾分?」
回答多少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當他回答完後,你要說出一個更低的分數,並問,怎麼還會有這麼高的數字。例如:「哇,怎麼有7分呀,我以為你只有3或4分,可以跟我分享為什麼會有7分嗎?」
這時候,神奇的時刻發生了,你可以觀察到,他的眼珠在轉,腦子在翻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數。
潘德隆( Michael Pantalon )在《6個問題,竟能說服各種人》說到,詢問為什麼不選擇較低的分數,是一種催化劑。大多數拒絕去做、去相信某件事的人,並沒有採取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。所以,哪怕對方還有一點行動的欲望,就讓他給自己打分,那麼他的「不要」或許就可以變成「也許」。
換句話說,當他解釋自己打 7分,而不是 4 分時,他是在宣佈自己「應該去練習的理由」。
潘德隆說,這能讓他尋找內在的動機,並提高他學習的動力。
相反的,如果你問:「為什麼不去練習大提琴?」你猜會發生什麼事?
學生的回饋,讓我跌破眼鏡
學生的回饋,讓我跌破眼鏡
問了我的 10 幾個學生後,答案如下:
因為比較簡單(跟寫功課比起來)、因為已經答應媽媽要認真練習、因為曲子好聽、因為傷心的時候,演奏大提琴會讓我開心,以及當我生氣時,練習大提琴會讓我冷靜。
當然,學生也可能回答完數字後,不知道喜歡的理由。
不管答案是什麼,他都在強化,並且加以捍衛。
而且,讓我跌破眼鏡的是:「他們比我想像中的,還更喜歡大提琴。」大部分都是回答5分以上,這實在讓人吃驚。
結語:
結語:
目標在於幫助他人探索和解決內在矛盾,並激發行為改變。
對我來說,這個問題,除了能知道孩子真正的內在動機外,還能探索到孩子內心更深層的東西,比如:3 年級的女孩,說:「傷心的時候,練習大提琴能讓我開心。」聽到此話,我的心是糾在一起的,好奇這麼小的年紀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也在日後的課程對她的態度有所改觀及調整。
愛因斯坦說過:「一個好的問題,往往比答案更重要。」
如果你好奇孩子的內在動機,歡迎試試這個方法~
喜歡就喜歡 哪需要問那麼多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