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七次向他人求愛未果,終身未婚;對屍體有著異常的迷戀,甚至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;看著布魯克納的照片,你很難猜出他到底在想什麼。
對自己的交響曲有著完美要求,不斷修改,最終卻彷彿只是把同一部作品寫了九遍。
用現代話來說,他是一個極度i人,不斷向內求索,並用音樂吶喊:「人間不值得」。
很難達到爽點
有一個現象叫「布魯克納現象」,說的是一群樂迷在第一次聽到布魯克納( Anton Bruckner, 1824-1896 )作品的時候,就像被雷劈到,立刻愛上他的音樂;相反的,一些人則極度討厭。
你要知道,來自奧地利的布魯克納在世時,音樂始終受到排擠與批評,直到20世紀才被大眾認可。
作品中的神性以及宗教味,肅穆、莊嚴的音效,讓人有種直達天際的幻覺。但是聽久了,又會覺得枯燥。不像馬勒、柴可夫斯基的音樂,帶點「人」味,當音樂到達某個高潮時,能夠宣洩情緒,達到共鳴,而布魯克納作品所展現的,是不斷變化的和聲,以及碎片化的旋律,你很難真正達到一個「爽點」。
這種沒有太多情緒的音樂,或許是很多人難以聽進去的原因。
( Bruckner: Symphony No.7 )
親吻屍體
布魯克納有幾個怪僻,一、他曾在日記里列出一長串喜歡的少女名單,並向她們求婚,卻都以失敗告終,因為信中內容,寫得像論文一樣,簡直迫使對方承認自己的音樂。
二,對死亡的迷戀。
他請求挖掘並查看他死去表弟的屍體,這一請求,被當局拒絕了。1888年,當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遺體被搬到維也納中央公墓時,據目擊者回憶,布魯克納「撫摸並親吻了兩位作曲家的頭骨」。
以及當母親去世時,布魯克納委託他人為母親的屍體拍了一張照片,並將它擺放在自己上課的教室里。於是這張詭異的照片成為唯一的母親形象,每每在他上課時凝視著他和他的學生們。
或許這是布魯克納常用震音( tremolo )為開頭,表現詭譎的氣氛的原因,一種摸不透的神秘感。
布魯克納難題
布魯克納難題
19世紀末,尼采提出了「上帝已死」的口號,很難想像,布魯克納選擇違背潮流,讚美上帝,歌詠上帝。
可能跟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有關,但是少不了遭致許多批評,評論家們說他的音樂「冗長、旋律重複」。
極度內向的布魯克納,沒有選擇回覆批評,而是不斷修改自己的曲子,力求完美。
如果修改到一個最佳版本也就罷,但常常是作曲家本人也舉棋不定,造成多個版本流傳,最後指揮、音樂家和樂迷,不知道該選擇哪個版本,這也是大家所謂的「布魯克納難題」( The Bruckner Problem )。
結語
一生七次向他人求婚,卻沒有成功;花費巨大心力完成一部又一部交響巨作,卻被嘲諷只是把一部作品寫了九次。
布魯克納的音樂散發一種孤獨與悲壯,似乎藉由音樂吶喊「人間不值得。」
指揮家巴倫波因( Daniel Barenboim )說過:「布魯克納的交響曲中的某些讚美詩會給你大教堂的感覺,但這太主觀了,而且完全不重要。我越研究布魯克納,就越覺得,這不是向上的建築,這是一次考古探險。每一段都像是在地下越走越深,最後,在至深的底層,你會看到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考古挖掘結果。」
他的音樂不是向上觸摸神祇,而是向內挖掘,不斷探索自己內心最珍貴的東西,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仙境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