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的膽子沒那麼大,不敢看鬼片,也不敢去鬼屋,卻想感受萬聖節的氣氛,怎麼辦?
這邊幫你準備三首「溫柔」的鬼怪古典樂。
讓你一起感受這詭譎卻有趣的氣氛。
— 01 —
穆索斯基:荒山之夜 ( Modest Mussorgsky: Night on Bald Mountain )
這首「荒山之夜」取自俄羅斯神話故事,描述女巫安息日( Witches’ Sabbath ),各路妖魔鬼怪聚集到基輔附近的山上,進行一場慶祝活動。
簡單來說,就是鬼怪在山上開 party 的故事,直到早晨 6 點傳來的鐘聲,世界才恢復平靜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首曲子雖然是穆索斯基最著名的曲子之一,當時出版時卻是一波三折:
1867 年,穆索斯基完成此曲,沒想到卻被老師抨擊,說:「這東西上不了檯面」。幾年後,有機會在歌劇《姆拉達》( Mlada )上安插此曲,後來也不了了之。1875 年在創作歌劇《索羅金斯克市集》(Sorochinskaya Yarmarka)時,又想到此曲,準備加入,沒想到還沒完成,就在 1881 年撒手人寰,享年 42 歲。
後來是他的好友林姆斯基·高沙可夫( Rimsky-Korsakov )偶然發現此曲並發表,才讓這首曲子重建光明。
— 02 —
貝多芬:幽靈( Beethoven: Piano trio Op.70 No.1 “ghost” )
這首作於 1808 年的鋼琴三重奏,標題「幽靈」並不是貝多芬本人取的,而是他的學生徹爾尼( Carl Czerny 1791-1857 )。他有一次聽到此曲,說:「第二樂章的慢速樂章,讓我想起莎士比亞的《哈姆雷特》一開始的幽靈場景。」
之後才有了「幽靈」這個名字。一開始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長音,加上鋼琴的應答,帶出陰森的感覺,之後慢慢的堆疊情緒及音量至結尾。
如果說這是一首描寫「鬼」的音樂,我會說,是一個充滿煩惱以及舉止優雅的鬼。
— 03 —
聖桑:骷髏之舞( Saint-Saens: Danse Macabre )
聖桑根據卡薩利斯( Henri Cazalis 1840-1909 )的詩作出此曲,裡面描述中世紀的傳說:每年萬聖節午夜時,死神會現身演奏小提琴,從墳墓中召喚死者為他跳舞,一直跳到太陽出來時,亡者才會回到墳墓。
一開始,豎琴演奏 12 個 D 音,表示夜幕來臨,接著,經過特殊調音的小提琴奏出音樂,招喚亡靈。
最後,法國號的長音代表太陽出來,骷髏急忙返回墓穴,死神發出一聲嘆息,全曲結束。
結語:
萬聖節的起源,源自 2000 多年前凱爾特人的傳統,在夏天結束、冬天開始的時候舉行慶典。他們相信,這一天,死者的靈魂可以回到人間。
或許這些鬼魂的目的,不是嚇人,祂們只是怕被遺忘。
說到這,你有沒有發現,古典音樂也有種味道 —— 當音符被演奏出來的時候,音樂家的靈魂彷彿重現在你面前。
祂們不怕你嫌它難聽,只是怕被你遺忘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