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歐洲待了四年,雖然不算長,也看到一些歐洲音樂會上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,想從五點:音樂會時間、觀眾視野、聽眾族群、飲食和拍手習慣與大家分享。
1·
台灣音樂會時間19:30
歐洲音樂會時間20:30(或20:00)
在台灣的音樂會通常是晚上7點半開始,大家下班吃完飯剛好來聽,但在歐洲,很多人是聽完音樂會才去吃飯。
在瑞士留學時,有個醫學系的西班牙美女室友,她跟我說西班牙人都超晚吃晚餐,可能晚上10點開始吃然後吃到凌晨1兩點,然後隔天早餐不吃,當下一聽覺得不可思議,就問,這樣不會對健康不好嗎?她訕訕的點點頭說,是呀,不過大家都習慣這樣,我心想,原來各國的差異還真的蠻大的。
在瑞士留學時,有個醫學系的西班牙美女室友,她跟我說西班牙人都超晚吃晚餐,可能晚上10點開始吃然後吃到凌晨1兩點,然後隔天早餐不吃,當下一聽覺得不可思議,就問,這樣不會對健康不好嗎?她訕訕的點點頭說,是呀,不過大家都習慣這樣,我心想,原來各國的差異還真的蠻大的。
而且,音樂會八點半開始在台灣其實還好,結束也就11點左右,回家交通、安全什麼的都OK,但如果在法國?而且你家剛好住比較遠?
有一次去巴黎朋友家拜訪,她住在拉威爾宿舍(現已拆除),那邊可說是CP值非常高的宿舍,唯一一個缺點就是,晚一點會有一些小混混出沒,朋友跟我說,以前有一位學長跟兩位女生友人聽完音樂會回來,也就凌晨12點多吧,回家路上,遇到一位持槍的混混,雖然沒有開槍,但似乎用了槍頭毆打那位學長,最後還送進了醫院。
8點30(法國音樂會時間)說的是星期一到六的時間,週日通常為了讓大家收心準備明天新工作天,音樂會時間會都會在下午5:30。
一次,我買了期待已久的耶路撒冷弦樂四重奏( Jerusalem quartet )音樂會門票,那天是一個蠻冷的日子,我練完琴吃完飯後,穿了一件黑色厚重大衣,圍了一條黑灰白相間的圍巾,以一個既開心又期待的心情前往香榭麗舍劇院( Théâtre de Champs-Élysées ),出了地鐵我看看手錶,8點,嗯,今天時間蠻充裕的。
到了音樂廳外面,我發現,怎麼沒有保全在外面、沒有觀眾排隊準備入場、沒有發節目單的人,入口前一片冷清,我試著推了推門,竟然推不開!
我慌了,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,怎麼會都沒人?過了幾分鐘後,我冷靜下來,拿出我的票仔細一看······
5:30
我心裡仰天長嘯了一番,這時,一陣風吹過,把地上的的落葉吹起,我覺得自己實在傻的可以。
自怨自艾後,我抬起頭看見遠方閃閃發光的埃菲爾鐵塔,她似乎叫我不要難過,我看著她閃閃發光的身軀想,好吧,竟然音樂會聽不到,至少可以漫步欣賞艾非爾鐵塔吧,就這樣,埃菲爾鐵塔很不情願的陪我度過一個週日夜晚。
所以,去歐洲聽音樂會的朋友,千萬看清楚周日音樂會的時間呀,而且在挑座位時,似乎也有學問?
2·
台灣音樂廳觀眾的視野:清楚
歐洲音樂廳觀眾的視野:不一定···
在台灣音樂廳,不管你買多少錢的票價,基本上你坐著都還是看的到演出者,只是看到舞台多寡遠近的問題。
有一次,我好奇買了香榭麗舍劇院的包廂位置,包廂位置讓我聯想到電影裡的達官貴族,在裡面邊聽音樂邊抽著菸斗,好不愜意,沒想到真實的包廂位置,可能是連舞台最邊最角都看不到的。
不過,因為那次經歷,讓我培養出一個奇特的理解現代音樂方法(請參考閉上眼睛,讓你不再那麼害怕現代音樂)。
不過,因為那次經歷,讓我培養出一個奇特的理解現代音樂方法(請參考閉上眼睛,讓你不再那麼害怕現代音樂)。
還不只是法國,有一次去柏林愛樂廳和日內瓦維多利亞廳,位置的正前方就是一根巨大樑柱,完全遮住半邊的視線。
台灣音樂廳除了設計的真的很人道外,還有一個跟國外不一樣的地方。
一位來台灣演奏的大師說過,台灣的聽眾都很年輕、充滿朝氣、好奇心,真的嗎?
一位來台灣演奏的大師說過,台灣的聽眾都很年輕、充滿朝氣、好奇心,真的嗎?
3·
台灣聽眾年齡:40歲以下居多
歐洲聽眾年齡:40歲以上居多
在台灣,來聽音樂會的人有哪些呢?
可能是學生、媽媽帶小孩來觀摩大師、企業贊助給員工的票和一些愛樂人士,基本上如果你從舞台看下去,觀眾的頭髮顏色都是黑的。
那歐洲呢?非常多的銀髮族。
有一次在巴黎愛樂廳,音樂會開始前,旁邊的一位阿嬤問我:你怎麼會來聽這場音樂會呢?你這麼年輕,我:······(問號),(年輕?)······,因為我是音樂家呀,來觀摩,她恍然大悟的點點頭:哦。
還有一次在日內瓦維多利亞廳,聽完女神 Khatia Buniatishvili 的鋼琴獨奏會,走出會場時聽到隔壁一對阿公阿嬤說:「 Elle joue avec son âme 」(她用她的靈魂演奏)。
你能想像自己的阿公阿嬤走出國家音樂廳時說「剛剛那位演出者用他的靈魂演奏」嗎?
其實,除了年齡的不同外,中場休息所販賣的食物也會不同?
4·
台灣音樂會中場休息的食物:餅乾、可樂、水
歐洲音樂會中場休息的食物:紅酒、白酒、香檳
在台灣,音樂會中場休息時,你可以在小販部買到一些小餅乾、水、可樂等食物,那在歐洲呢?很常的情況是,紅、白葡萄酒或香檳。
看他們中場休息時邊喝酒邊聊天,我就納悶,難道都不會醉?下半場不會因為有醉意而聽到睡著嗎?結果還真不會,有一次參加法國音樂營時,才見識到法國人從小就被訓練喝酒,基本上是把酒當水喝,所以最後對酒精可以說是免疫了,有點像台灣的很多長輩,在吃過晚餐後,會泡茶來喝,一泡就是一兩個小時,即使喝了很多杯,晚上仍舊睡的著。
對他們來說,喝酒不是一種高檔享受,而是一種促進朋友間情感的「催化劑」,是一種「習慣」。
5·
台灣的拍手:啪拉啪垃啪拉 (節奏散亂)
歐洲的拍手:啪!啪!啪! (節奏一致)
第一次到法國聽音樂會時,當演出者演奏完整場音樂會曲目時,我理所當然的反應是,有人會吹口哨、有人會大喊安可(源自法文Encore ,再一次再一首的意思),然後大家持續散亂的拍手,直到演出者出來在演奏一首為止。
沒想到,那天,沒有人吹口哨,沒有人喊安可,反倒是大家零散的拍手節奏:啪拉啪拉啪拉啪拉······,經過幾分鐘後演變成:啪!啪!啪!啪!一種固定而清脆的聲響,我嚇到了,我看看我旁邊旅居國外多年的台灣朋友,他用一股「你今天才知道呀」的眼神回我,那股聲響非常神奇,好像能從那股節奏中聽到觀眾的渴望,一股凝聚力,大家齊心同力的希望演出者再出來為他們演奏一首。
結果那天,演出者多送了我們三首曲子。
即使各國音樂會有時間、聽眾年齡和食物的差別,但唯一不變的是,觀眾對於好音樂的感受能力,每當台上演出者演奏到某個動人片段時、或某顆音的時候,現場的氣氛、空氣會突然凝結、時間停止,那種片刻特別的美妙,我想這就是每個音樂家努力達到的目標,以及觀眾進音樂廳的原因吧。
留言
張貼留言